小愛的故事(下)

文/魏楚珍整理



與小愛的對話:看到重複的劇本-小愛這一個人


  小愛的生活,好像在跟隨著一個特定的劇本而演出。劇本裡有幾個主題:像是「不信任」、「找愛」、「追求自我價值與認同」、「尋求安全感」…等等。小愛在其中總是很賣力地演出。




小時候


  小愛生長在一個經濟相當寬裕的家庭裡,小時候的家裡一樓開著瓦斯行,人來人往的。印象中的媽媽常常找親戚朋友逛百貨公司,一起到好的餐廳用餐,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;爸爸常常在家裡打麻將,技術很好,會贏一些,就像他的另一份事業一樣。家裡請了幾個伙計和傭人,幫忙照顧家裡的生意,還有他們兄弟姊妹的生活起居。小愛也因家境的關係,大學時就開著自己的車去上課;家裡在台北市區也有幾棟房子,小愛結婚的時候,父母也給了他們夫妻一層房子住,但小愛知道這房子與其他家產相較,並不是個好房子;新婚後,父母出了些錢讓夫妻兩人出國留學,但是當他們在美國遭遇到困難時,父母也沒伸出援手。小愛面對父母對自己的給予,感覺總是在討價還價中進行的,裡頭包含很深的委屈。


  跟小愛接觸的過程,常常看到她在計畫著她與孩子未來的生活,不論是物質上、還是精神上。小愛說,這不是因為婚姻有了動盪才開始的,以前,她就習慣把生活行程與細節按部就班排好,期待生活可以按照計畫前進。小愛從小身處的是不虞匱乏的家庭,但不只在精神上,同樣在金錢上,總是散發著不安全感的訊息,我不禁要推測過去那個生活經驗的不安全與不可預測,是如何地影響著小愛。而前夫追求時的耐心等候,提供了穩定、可預測的感覺,是不安定生命裡所抓到的浮木。





媽媽


  小愛提起小時候,就直覺地立刻提到自己的媽媽。在從小到大的感覺裡,她像是一壺99.5℃的水,再加熱一點點就要沸騰、爆炸的。她的脾氣暴躁,印象中就是不停不停地生氣,發起脾氣可以摔家具、酗酒的,從不管別人的感受;對於孩子的教育,是羞辱的方式,總說他們五個兄弟姊妹是如何地丟臉與不堪,如何地拖累與折磨著她,甚至會威脅要把他們趕出家門。有時候白天沒罵完的事,媽媽半夜就把五個孩子都叫起來,一字排開站好,直到罵夠為止。小小的小愛被罵的時候會很傷心,但是很好強,不願哭出來,於是大一點的時候,小愛練就了一些能力,可以面對著盛氣凌人的媽媽時,卻不理會她在罵什麼,然後一邊在心裡面幻想著,自己是哪個老師的孩子,理想中的媽媽會如何地疼愛她;一邊又用力地吸著自己的上胳臂,專心地感受胳臂上專注而酸痛的感覺。所以小愛還記得自己八歲的時候,就一個人默默地喃喃自語,那是一個重要的儀式,在那裡小愛發誓以後要當個好媽媽,當然也想當個善解人意的好太太。她就是不想成為跟媽媽一樣的大人。


  小愛在五個兄弟姊妹裡,排行老二,家裡比小愛大的孩子是哥哥,因為男孩在家裡是重要的,從小愛的眼光,他總是得天獨厚。小愛很少被注意,但她告訴自己要把份內的事情都做得很好,證明自己是個有功能、有價值的孩子,要不然爸媽不只會不愛她,她還相信自己會被趕出家門。


  為了預防這些後果,小愛從小就心事重重。小愛自己也知道,從大人的眼中看到的她,是個多愁善感、想得好多好多的小孩,可是媽媽從來不想瞭解她,只是冷冷地嘲笑她是個「以煩惱為工作,以憂愁為樂」的人,一直到現在。




  母親的脾氣像是一枚不定時的炸彈,小小的小愛無法預警什麼時候會突然受到媽媽一字一句的傷害,很少感覺到在家裡是安全的。在不知道所以然的情況下,只感覺媽媽總是在憂愁與生氣,在媽媽的怒罵下,小愛會感覺是自己的錯,才使媽媽如此對待她的。於是媽媽不斷地生氣,小愛不停地自責。小愛當然曾經試圖想改變這樣的情況,何況小愛也好渴望從媽媽這裡得到一些愛與關心,想表現地好一些、討好媽媽一些,但是與媽媽的互動總是傷神,她知道自己無論怎麼努力,都不夠好,也不值得被愛。


  不知不覺地,小愛長大了,成為一個看起來溫柔有氣質的美女,但她很難去欣賞自己。從婚姻裡,小愛漸漸地發現,原來她花了幾十年的努力,就是為了要成為與媽媽完全不同的人,奇怪的是,自己已經好努力好努力了,卻仍然一直認為自己不夠好。媽媽對自己的批評像是一種拋不開的詛咒。


  面對婚姻裡前夫偶爾陰晴不定的脾氣,再看一看媽媽的樣子,好像有種熟悉的感覺。小愛幫自己訂定了一套完整的「好太太、好媽媽」計畫,要自己一步步去遵循、完成,否則不相信自己有價值的小愛,就更難衡量出自己的價值。





爸爸


  爸爸很少與家人有互動,特別是跟小孩,在爸爸那邊,小愛感覺自己應該是最受到他喜愛的一個。爸爸很少跟小孩有自然的接觸,要說話的時候,就把五個小孩叫來跟前,排隊輪流訓話,滿口大道理地要他們聽話,然後要孩子記得以後一定要孝順父母。他的意思聽進小愛的心裡,是符合爸爸標準的小孩才可以多被愛一些,否則就不能得到愛了。


  爸爸是個很嚴厲的人,小時候五個兄弟姊妹聽到爸爸車子回來的聲音,原本手上的事情都會停擺,然後一哄而散,躲起來沒有聲音。但是二、三歲的小愛,一個人「敢」在客廳裡等爸爸,因為她是最「乖」的小孩。常常有一個熟悉爸爸的聲音會在腦海浮現,他說:「因為妳最乖,所以我最疼妳。」




  小愛到現在都還在維持她「乖」小孩的形象,彷彿世界上許許多多不同的人也化身為爸爸,監控著她夠不夠「乖」、夠不夠「聽話」,值不值得成為他們最喜歡的那一個。面對前夫、前夫的父母也是這樣,要主動地做好多事情,做得好才有價值,才有可能被「理想媽媽」和「再生父母」疼愛。


  五個兄弟姊妹長大了,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在父母身邊,小愛仍然記得要孝順父母,儘管心中也不一定是那麼地想要去體諒他們。可是就是那麼習慣要坐在「乖」小的位置裡,唯有這個位置,能減低小愛一些些的不安。




現在


  現在的小愛隱隱約約明白,自己如何在婚姻前、與婚姻裡,與這一個對他生命充滿影響力的男人一起共舞;自己如何跟隨著這一個特定的劇本演出。小愛看到自己生命的循環,於是更努力用心去研讀這些不斷打轉的劇本,然後期待演出一個更新、更精彩的戲碼。


  於是她勇敢地面對「舊愛」的失去,在許多他人的看法下,仍然決定離了婚,選擇親自照顧孩子長大。儘管目前內心深處裡仍藏著許多的委屈與憤怒,她也勇於面對並費心地善待自己。


  並且,小愛開始渴望「自由」,嘗試讓自己「自由」。這些對某些人來說的本能,對小愛而言,卻是一段艱辛的工程。然而我認識的小愛,在新的現實生活壓力底下,仍然勇於面對與嘗試,開始重寫新的生命劇本。

討論區
與我們聯絡
台北市佛教觀音協會
台北市社會局
台北市政府
© 2006. 台北市佛教觀音線協會 版權所有•轉載必究
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251巷46弄5號7樓 (松山社福大樓)•建議使用IE 瀏覽大小1024*768
本網頁由 || omr 歐姆數位設計|| 製作維護